买赞刷粉这档子事,跟往泡面里扔火腿肠似的——看起来挺高级,但其实还是那碗面。最近看到一个号称0元就能刷粉的APP,我差点把去年的饭给喷出来。
平台套路有多深
那些所谓的免费增粉网站,进去一看,要么让你下载个APP,要么让你关注个公众号。河南郑州的小王就试过这么一个平台,说好送1000粉,结果第二天账号直接被封了。那客服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,说“免费的东西哪有售后保障”。
这操作简直骚得一批,先让你免费试用,然后突然来个“收割”。比如杭州那啥大学生,粉丝数刚到500抖音粉丝业务下单,平台就冒出来个弹窗,说得你不得不充值才能解锁什么“防封号功能”。这比健身房办卡后老板跑路还狠,毕竟你总不能扛着跑步机去跟人家讲理。
数据掺水现场
北漂MCN公司搞了个小测试,收买来的粉丝一看,95%的图标都是那灰不溜秋的默认图,剩下的5%点开一看,要么是推销茶叶的,要么是卖壮阳药的。还有个更离谱的,一家伙花了10万买了10万粉丝开播,结果直播间里就23个人,20个还是平台机器人。
这帮冒牌粉丝的活跃度,跟冬眠的乌龟有得一拼。深圳那家店,花3000块搞推广抖音粉丝业务下单,后台一看,50万播放量,可商品链接的点击数,就几个数字那么可怜。老板一看那报表,吐槽道:“这数据,还没我姥姥打麻将手速来得活跃。”
封号风险说明书
抖音去年把137万个刷粉账号给封了,平均下来,每分钟就有2.6个账号被干掉。广州那边的哥们小李不信这个邪,花了一万粉想当个网红,结果第一条视频就给限流了。客服那边的回复是:“兄弟,你账号里那量子波动速读的戏码,系统都看出来了。”
这平台查刷量的手段比我妈查我上网还严,比如大半夜突然涨粉、连着用WiFi批量登录、点赞时间还精确到秒。听说有主播买粉后,抖音直接给他推送了《刑法》第285条的广告。
黑产链解剖课
那些搞流量刷单的团伙背后其实是一群有组织的养号高手。你猜怎么着?河北有个工作室被端了,警察叔叔发现他们竟然用2000部手机自动注册账号,这操作也是够6的。更离谱的是,这些手机都插着卡抖音粉丝业务下单_抖音粉丝自助下单平台_快手赞业务平台,话费充值记录比上班族打卡还规律,简直跟定时闹钟似的。
所谓的“活跃粉丝”,说白了就是大学生兼职群里的小任务。在重庆某高校的群里,明码标价,关注点赞一次只要0.3元,评论区复制粘贴一条就能赚0.5元。有学生忍不住吐槽:“这价格,还不如去食堂打饭窗口抖抖勺子来得划算。”
韭菜的自我修养
明明知道那是坑,咋还买那些粉?杭州有个小主播透露了内幕:“就跟玩儿网游买皮肤似的,虽然不能增加战斗力,但能骗自己感觉自己变厉害了。”数据说了,有83%的买粉的小伙伴三个月内还会再买——这比健身房续卡的人还多。
更让人头大的是那股攀比劲。某县城的商家看到同行那主页上写着10万+的销量,咬咬牙也去弄了假数据。结果,后来才发现,原来那家伙也是刷的。俩人在供货商那办公室碰面时,那场景,简直就像相亲时遇到了前男友。
平台的钓鱼执法
有些网站真是够狠的,专爱先让你爽一把,回头再给你来个秋后算账。就比如去年有个短视频APP,突然之间大规模封号,理由是“账号增长速度跟质能方程不匹配”。被封号的小伙伴们一合计,组了个维权群抖音粉丝业务下单_抖音粉丝自助下单平台_快手赞业务平台,结果群里居然冒出了几个卖解封服务的骗子。
最逗比的是,那些搞流量刷屏的网站自己都在花钱买搜索排名。你用站长工具一查,90%的流量都是花钱买来的。就跟那卖减肥药的老板一样,肚子圆滚滚的,还跟人吹嘘:“信我,这药绝对管用!”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