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个师傅来家里修理东西,得先做好钱包大出血的心理准备。现在这世道,修个马桶的花费比娶老婆还高,换个零件比买台新机器还让人肉疼,维修行业的水深得能养鲸鱼了。
维修界的奥斯卡影帝
有些维修师傅的演技,比流量明星还厉害。你家洗衣机仅仅是排水管堵塞了,他却能上演一部《主板复仇记》。2022年上海消保委给出的数据表明,62%的消费者遭遇过“小病大修”的情况。其中最离谱的是,把价值20块钱的保险丝,说成要更换800块的电路板 。
这些师傅都应该拿个终身成就奖,他们居然能把普通的接触不良诊断成“核心芯片寿命耗尽”。有个哥们家的冰箱不制冷了,师傅扛着压力表来了三趟,最后发现是插头松了,这剧情反转得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!
平台抽成抽成抽成
你以为580的维修费,师傅能全拿到手?别太天真了。某平台维修工老李说,平台要抽成60%,公司还要再抽20%,最后到他手里就没多少了。2023年行业报告表明,主流维修平台平均抽成高达55%,比直播带货还厉害。
这就说明了为啥换个水龙头要收300块钱,原因是师傅得从客户这儿把被平台薅去的羊毛再薅回来。有一回看到师傅修完空调后蹲在楼道吃盒饭,那一刻突然感觉咱大家都是韭菜,只不过被割的方式不一样罢了。
官方售后也变野鸡
本来说好是官方维修,来的人说不定是穿着马甲的山寨货。北京有个王女士,去年报修了某品牌的热水器,结果发现那个所谓“官方认证”的师傅,连真空泵都不会用。中消协的数据显示,38%的“官方维修”,实际上是外包团队在搞,他们用的零件,说不定比咸鱼上的二手货还旧。
最绝的是,有些品牌把售后直接承包给维修平台家电维修 上门维修乱象丛生:高价收费、小病大修,消费者如何避坑?,形成了完美的踢皮球闭环。你打400电话投诉,接线的没准就是上次那个演技派师傅。
维修界的黑话词典
“深度清洗”的意思是,拆开东西给你瞧瞧,收费200元。“全面检测”意味着,把所有按钮都按一遍家电维修 上门维修乱象丛生:高价收费、小病大修,消费者如何避坑?,收费150元。还有个专业术语叫“技术咨询费”,实际上就是师傅在路上刷了十分钟抖音的费用 。
最神奇的是“高空作业费”,住二楼居然也要收。问原因,就说是行业标准,可实际上行业标准就是压根没标准。下次他们说“主板烧了”家电维修,建议你回一句“是不是要烧纸”。
维权比维修还累
被坑了之后打投诉电话?那可得先做好准备,接受半小时的智能语音羞辱。广州有个张先生,去年修电视的时候被坑了,在维权过程中打了23通电话,还收集了8份证据,最后退回来150块——这钱刚好够付话费的。
消协建议保留维修凭证,这就好比让你去记彩票号码,等真中奖了却发现彩票是去年的。有那闲工夫,还不如去学点维修常识,起码能知道师傅说的是不是瞎话。
自己动手丰衣足食
如今B站上教维修的视频,其播放量比偶像剧还要高,这表明人民群众已然觉醒。去年,某工具品牌的销量大幅上涨了200%,这并非是因为他们进行了促销活动,而是大家终于领悟到扳手比客服电话更加好用。
当然也有搞砸的时候,比如说有人照着视频修马桶家电维修,结果把楼下天花板弄成了水帘洞。不过好在水帘洞不用给上门服务付费,最多赔邻居两包烟钱。
最后问个让人心里不好受的问题,您上次被维修师傅坑的时候,是选择自认倒霉,还是坚决抗争到底,欢迎把惨痛经历写在评论区,点赞过百的送《家电维修防坑指南》电子版,其实就是个空白文档,因为根本防不住 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